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镇远故事:镇远古城最为璀璨的明珠—青龙洞古建筑群(四)

2023-06-02 21:41:13 804

摘要:上周,笔者在《镇远故事:镇远卫城和府城的历史人文景点故事(三)》中,写了镇远卫城和府城的前尘往事。笔者在之前三期中,写了镇远在军事方面的价值;从本期开始,笔者写写镇远古城的历史人文古迹。在众多历史古迹之中,青龙洞古建筑群无疑是镇远最为璀璨的...

上周,笔者在《镇远故事:镇远卫城和府城的历史人文景点故事(三)》中,写了镇远卫城和府城的前尘往事。

笔者在之前三期中,写了镇远在军事方面的价值;从本期开始,笔者写写镇远古城的历史人文古迹。在众多历史古迹之中,青龙洞古建筑群无疑是镇远最为璀璨的明珠......

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位于镇远卫城东部中和山上(也称中河山)。

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由中元禅院、紫阳书院、青龙洞道观、万寿宫、祝圣桥等组成,是贵州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单体建筑36座,大多依山而立、贴壁凌空,是山地悬崖建筑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古建筑群集传统文化为一体,既有道教宫观,也有佛教寺院,更有儒家书院、祠堂,三教和谐共处,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和包容性一览无遗,无愧于“中和山”之名,中者,不偏不倚,和者,和谐共存也。

青龙洞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

让我们走进青龙洞古建筑群,领略它那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故事......

青龙洞古建筑群:从大河关码头拍摄

青龙洞古建筑群:从祝圣桥拍摄

01.中元禅院与中元洞

中元禅院

明嘉靖十年(1531),镇远知府黄希英在中元洞处修建佛教寺院以传播佛教思想,初名“中山寺”,后来改称为“中元禅院”;清代时曾重修。

题外话:历代朝廷惯用儒释道三教思想向少数民族地区渗透,可算是汉文化向少数地区传播的主要工具了,当然士绅文人会说是“文治”“教化”,而不会承认是文化渗透罢了。

中元禅院现存大佛殿、望星楼、千佛岩、独柱亭等主要建筑,遗憾的是古佛像均在“十年时期”被毁,现在大佛殿的释迦牟尼佛是1993年从缅甸请来的玉佛,而原来镶嵌在千佛岩上的千尊古佛像,却再也无法回来了!

中元禅院:远观

中元禅院:望星楼与千佛岩

中元洞

中元洞为中和山最大的岩洞,古称“北洞”,也称“中和洞”,岩洞有三个洞口可出入。

相传明初时,张三丰真人曾在此修炼,并将此洞改名为“中元洞”。

洞内靠岩壁处有一石床就是张真人卧榻之处,石床上方的钟乳石如包袱、雨伞、草鞋,就是张真人修炼的遗物了;洞外有石台一块,就是张真人的炼丹台了;而中和山顶青龙洞则是张真人的修行之所。

笔者推测,原来“北洞”内可能供奉有道教“清虚大帝”,即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所以改称为“中元洞”;中元节即民间的七月半,每年七月十五日,地官来到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称“地官赦罪”。

中元洞

02.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所在之处名为“紫阳洞”。

明嘉靖九年(1530),镇远知府黄希英在此建书院,因崇尚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而命名为“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是贵州较早的书院之一,与祝圣桥上的魁星楼、镇远府城的文庙,共同构成了镇远城的儒家“文教”象征。

因青龙洞又被誉为“入黔第一洞天”,有的朋友可能会以为“紫阳洞”和北宋著名高道张伯端有关(张伯端敕封为“紫阳真人”,为全真南宗南七真之首),其实“紫阳书院”得名于朱熹别号“紫阳先生”。

紫阳书院由圣人殿、老君殿、考祠、三角亭等组成。

紫阳书院:我没找到好的拍摄角度

圣人殿:供奉儒家创始人孔子了,为两层单檐歇山顶阁楼。外侧为一扇扇精美隔窗,推开窗户可见舞阳美景,令人赞不绝口的是,隔窗窗条环板雕花图案中居然暗藏一幅对联:上联“舞水无双福地”,下联“黔山第一洞天”,以及“福禄寿喜”等字,堪称国宝,中央电视台还专门报道过。

老君殿:供奉道教三清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当然大家也可以认为供奉的是老子,道教认为老子为太上老君的化身。

考祠:考祠是紫阳书院莘莘学子学习和考试的地方了。

三角亭:三角亭建筑样式非常有特色,寓意很明显,就是代表青龙洞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意思,“三角”寓意“三教”。

紫阳洞现存多幅摩崖石刻。

紫阳洞崖刻

紫阳洞崖刻

小门洞、小过道、小塔:精巧之至

03.青龙洞道观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在青龙洞(也称“南洞”、“太和洞”)建真武观,这就是青龙洞古建筑群最开始建造的地方了。真武观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

真武是北方之神,本为玄武,白虎、青龙、朱雀、玄武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守护神;后为避讳帝王名字,改玄武为真武。

早期玄武形象为蛇龟合一,到宋朝时开始人格化,为披发跣足、身着玄袍、金甲玉带、仗剑怒目形象,足踏龟蛇,十分威猛。

真武信仰是个逐步升级的过程,早期仅仅是个小小的守护神,宋朝时升级为天界大将军,明朝时朱棣封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神。

真武大帝道场在武当山,武当山本名“太和山”,供奉真武大帝,“武当”之意为“非玄武不足以当之”。

明朝时,真武信仰为朝廷所推崇,列入国家祭祀,民间也开始大规模修建“真武观”。

青龙洞真武观在明永乐年间增修扩建,后来改名为青龙洞道观。

现留存下来的建筑有山门、正乙宫、吕祖殿、观音殿、斗姥宫、玉皇阁等。

玉皇阁

玉皇阁是青龙洞古建筑群最高的建筑,由此可见,青龙洞古建筑群虽是三教合一,但道教无疑是排在首位了

玉皇阁建筑风格同山西五台悬空寺,游客参观时所站木板实际上是一端挑空而出,另一端嵌入岩壁,使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建筑工艺,的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说是贵州悬空寺也不为过。

在镇远府城、卫城、舞阳河所构成的太极图中,玉皇阁就是“鱼眼”所在处,而“鱼眼”的位置就是玉皇神像处了,所以说,这个位置是镇远feng水最好之地。

玉皇阁:从下往上看“悬空”

道法传承

青龙洞道观传承法脉为全真道。

明弘治二年(1489),镇远道士李道坚习得水火升降之术,到青龙洞修行,并在洞口修建玉皇阁,后又增修了其他建筑。

传言李道坚是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化身,在青龙洞修行了四十年;镇远民间许多铁拐李的传说,就是来源于此。

此后,青龙洞道观连续传至第25代秦信和道长。

1920年,秦道长在此出家,拜青龙洞主持李至亮道长为师;“十年时期”,整个青龙洞古建筑群神像均被毁坏,秦道长和当地百姓将“玉皇神像”全身涂满泥巴,再写上“毛主席万岁”几个大字,玉皇神像最终得以幸免于难,成为整个青龙洞古建筑群仅存的两尊神像之一!

1980年,秦道长飞升,仙世90岁!

04.万寿宫

万寿宫是江西人在外省建的同乡会馆,也称“豫章会馆”。在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

镇远万寿宫本来建在镇远府城仁寿巷,清雍正时期,从仁寿巷迁建于中和山,原来的建筑就给了江西吉安府商人,建为“仁寿宫”。

万寿宫为一组高大封火墙的四合院建筑群,徽式风格,现存建筑有山门牌坊、戏楼、厢楼、杨泗将军殿、许旌阳天师殿、文公祠等。

有关万寿宫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黔程无限”个人主页合集“贵州传统文化”之“贵州会馆文化”系列。

万寿宫:正门

万寿宫:戏楼

与其他万寿宫不同的是,镇远万寿宫建有杨泗将军殿和文公祠。

杨泗将军

杨泗将军是源于湖南民间的道教水神,广泛信仰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

杨泗将军具体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主流的一种说法是源于南宋英雄杨幺。

杨幺:湖南人,南宋初年,随钟相起事;钟相逝世后,杨幺率部利用洞庭湖继续战斗,势力最大时,席卷洞庭湖区7州19县,拥众达20万人。

南宋多次招降不成后,七次派大军“围剿”,均遭到失败;最后只好从抗金前线调回岳飞,岳飞最终打败杨幺水军,杨幺为牛皋所获,英勇就义。

杨幺去世后,变成众人敬奉的水神,被水运船帮尊为祖师爷,被道教尊为神。

镇远为湖广行省和贵州交通的连接点,是长江水路至云贵陆路的交汇点,镇远因水运而兴,供奉杨泗将军就再也正常不过了。

万寿宫:杨泗将军殿

文公祠:

文公祠为江西吉安府籍客商所建,祭祀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祠堂内供奉有文天祥牌位和遗像。

万寿宫:文公祠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自号浮休道人,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仅21的文天祥考取状元;德祐元年(1275),元军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兵抗元,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宋廷和元议和,文天祥怒斥元丞相伯颜被扣留,北上途中逃脱;后来文天祥在东南诸地与元军艰难苦战,最后在广东被俘,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

文天祥在狱中收到女儿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均在宫中为奴,知道只要自己投降,家人就可得救;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不觉哽咽泪下!

忽必烈也不太愿意处死文天祥,一些汉臣也建议释放文天祥让其出家为道;但此时江南反抗不断,元朝君臣又害怕文天祥获释后回到江南重举义旗。最终,文天祥被关押三年后,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明洪武九年(1376),朝廷在北平(今北京)建文丞相祠,每年派遣官员致祭;明代宗景泰七年(1456),经过北京保卫战的代宗给文天祥追谥“忠烈”,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文天祥得此谥号,当之无愧!

文天祥一生爱国爱民、艰苦抗元,其在海上时颠沛流离、凄苦伶仃,明知抗元不可为而为之,赋诗一首以明心志,就已经抱了慷慨舍身的决心!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镇远故事》待续;下期写镇远府城古街历史人文景点故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