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5:18:04 | 浏览:2115
12月6日,省文旅厅发出公告,决定认定成都市金牛区等13家单位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内江市隆昌市位列其中,实现了内江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零的突破。
近年来,围绕“中国石牌坊之乡”旅游品牌,隆昌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推动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呈现“景城一体”新局面。2020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8.22亿元;接待游客969.16万人次,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隆昌经济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牌坊舞龙队
12月8日,记者来到隆昌市云峰关森林公园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有的栽种绿化树,有的铺装青石板,即将完工的两座三门四柱石牌坊已进入精雕工序。
据了解,该项目为PPP项目,由四川水汇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现已投资1.2亿元。目前,云峰关森林公园已完成月季山片区所有建构筑物、景观绿化和园区道路施工;完成文昌街及生活美学体验区所有建构筑物、环湖园路和溪流水景建设;完成白塔核心区所有建构筑物、乔木栽种、园区道路,游客接待中心主体施工已完成。
▲云峰关森林公园
据项目负责人朱伟介绍,云峰关森林公园建设已近尾声,春节期间将向市民开放。
规划一张图 统筹全域旅游
立体史书石牌坊、川南明珠古宇湖、梦幻奇峰云顶寨、石化圣地圣灯山,隆昌高速路出入口仿古牌坊、青石打造的公交站台,孔子公园、莲峰公园、白庙子湿地公园,星级景点公厕……走在隆昌大街小巷,独具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隆昌将城市配套设施与旅游设施融合推进,把全域旅游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环节中。
▲景城一体
▲古宇湖北岸生态植物园
“每条街道都是景区,每个小区都是景点,每片绿地都是景观,每处设施都具备旅游功能。”隆昌市文广旅局资源开发股股长肖勇说。
隆昌市高度重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之一,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创建中,坚持“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进“多规合一”即“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落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规划编制、品牌创建和文旅商品开发等工作,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作为长期重点宣传工作之一。
▲古宇湖
打造特色项目 融合全域旅游
12月1日,隆昌市首家五星级饭店开发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的顺利引进,填补了隆昌五星级饭店及配套功能空白,进一步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近悦远来的宜居之城。该项目集住宿、餐饮、会务、商业、娱乐和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一家以生态景观为主的新中式园林酒店,既满足五星级标准,又具备隆昌地域文化特色。
▲隆昌五星级酒店 效果图
今年来,隆昌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统揽,以文旅融合项目为抓手,助推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文旅融合,加快落地“1958”红色文旅、观湖民俗村、“牌坊里”文旅街区、古宇湖—圣灯山片区等大批重大文旅项目,开发新产品新业态;围绕城旅融合,推动公园城市、五星级宾馆、全域旅游城市配套设施、全域旅游环线提升改造和全域智慧旅游等工程,形成“一步一景、步步是景、移步换景”的城市格调。围绕农旅融合,建设古宇湖香溢谷、界市红旗水库、德树亲水乐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田园观光、民宿体验、果蔬采摘等旅游产品。“中国石牌坊之乡”作为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被广泛推介运用,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先后举办石牌坊文化旅游节、古湖观鸟节、鬼市风情游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
▲莲峰公园景区一角
▲“1958”红色文旅项目 效果图
2020年,隆昌市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26次。近三年,隆昌在成渝高铁线路、重庆解放碑投放宣传视频广告,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和省市媒体等广泛报道。
完善公共服务 创建全域旅游
隆昌融合推进城市配套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建成石牌坊、古宇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咨询服务中心2处,提升改造旅游集散中心1处。打造一批新型住宿业态,建设一批特色餐饮街区,特色旅游廊道和全域交通体系,各类便民服务、信息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新建62座、改建31座旅游厕所。通过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建立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涉旅场所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功能。
▲孔子文化公园
聆听牌坊故事,畅游文旅新城;踏寻千年古驿道,感受青石牌坊城。隆昌市文广旅局局长李晓佳表示,按照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总体部署,隆昌将依托文旅资源优势,加快落地重大文旅项目,与荣昌共同打造的“农高区”先行区、隆昌陶非遗展示基地、川渝合作隆昌玻陶综合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建设精致靓丽隆昌作出新贡献。
12月6日,省文旅厅发出公告,决定认定成都市金牛区等13家单位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内江市隆昌市位列其中,实现了内江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零的突破。近年来,围绕“中国石牌坊之乡”旅游品牌,隆昌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天府旅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内江观察 罗尹 唐广 摄影报道10月16日,内江隆昌市环城东路,中国西南国际轻纺城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外立面的装饰装修工作,一期项目正在收尾,原本灰色的混凝土外墙被越来越多光洁的瓷砖覆盖。西南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洞头半屏山海洋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总规划面积为22.1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8.2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94平方公里;东至头龟东侧,南至南策岛网头礁南缘,西至拨浪鼓防浪堤西侧,北至北妈段北缘。丹浮碧水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日前,四川隆昌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内江市首个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区(市)。这意味着,隆昌打开了全域旅游的新篇章,距离天府旅游名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南关驿道第三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
封面新闻记者黄晓庆7月14日,内江隆昌市南关石牌坊风貌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今年6月,一场融游览、剧本杀、沉浸式演出为一体的演艺项目——《遥感牌坊街》,在这里震撼上演,大受欢迎。此次风貌改造,就是为了增加声光电设备,让演出更加精彩生动。随着旅游
创天府旅游名县展隆昌变化新貌隆昌是家,在这里,不问他乡与故乡。隆昌也是远方,在这里寻觅诗意,心之所向。从浩渺的时间里定格珍贵的一帧。从深邃的镜头中捕捉生命的脉搏。隆昌摄影人以特有的灵感、靓丽的视角,见证家乡的真实与美好。隆昌市摄影家协会助力
去年,清城区加强法治街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及民主法治村(居)民小组创建工作,目前全区8个街镇已成功创建了省级法治街镇,157个村(社区)达到了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标准。清城区基层法治建设又传好消息。
隆●昌每一条街道都是景区每一个小区都是景点每一片绿地都是景观每一处设施都具备旅游功能这是隆昌不断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真实写照近日,隆昌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内江市首个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区(市)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
“我是隆昌“原创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几十年前的隆昌,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好像一张尘封已久的老照片城区小小的,街道窄窄的,色调灰灰的…… 望城坡上看隆昌(1997年4月 徐凯摄)和着新中国的脉搏走过70年峥嵘岁月70年的奋斗建设隆昌的面貌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黄晓庆2001年, 隆昌石牌坊作为四川清代古建筑代表者之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时隔20年后,隆昌石牌坊的保护、规划和推广迎来新的契机。1月22日,著名诗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向以鲜,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下文旅发展新形势、“十四五”发展新格局、自主旅游时代新趋势,内江隆昌市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契机,着力实施文旅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区域文旅整合一体发展,拓宽重点领域文旅招商渠道,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着力实施文旅创新驱动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秦勇11月2日,记者从内江市发改委获悉,近日省发改委印发《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总体方案》。该方案在省级层面首次明确内自同城化未来发展的“任务书”和“施工图”。自贡站 图片来自自贡市委宣传部《成渝地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内江观察 张啸 唐广 摄影报道“来的时候还是泥巴路,都是穿着筒靴进来,现在才半年时间,硬化道路已经修好了,很给力。”4月21日下午,四川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内,内江市天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皓
内江位于四川省东南部,2020年GDP总量为1465.88亿元,是四川省第十经济强市,GDP排名略高于人口排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内江市常住人口为314.07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56.22万人,常住人口数量在四川省21个市州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9月18日,据四川隆昌市公安局消息,2022年9月17月14时许,隆昌市出租车驾驶员谭某某在古湖街道春光路附近搭载一名女乘客,谭某某明知当前因疫情管控,隆昌市各镇(街道)不能跨区域运送人员,却心存侥幸,采用将女乘客藏于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