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3:42:02 | 浏览:82
一支雪茄,一个作坊,是百年工业文明的缩影,也是观赏近代史最好的走马灯。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吴甲山、游福兴等人在中江县城开设雪茄家庭作坊,用什邡所产晾晒烟叶卷成圆条形烟支,现卷现卖,并扎成20或50支圆捆在城厢茶馆、酒肆推销,受到消费者青睐。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什邡两路口利祯烟栈老板罗生润的学徒冯泗鑫见中江烟商刘钰成常常怀揣用晾晒烟卷制的烟支吸用,既方便,又美观。便模仿试制,投入市场,大受欢迎。宣统二年(1910),冯四鑫正式开始卷制什邡雪茄,产量大增,从业人员四十余人,先后卷制出“福”“禄”“寿”“喜”“金笔杆”“大吕宋” “小吕宋”七个雪茄品牌,产品不仅销往成都及川中地区,还远销云南、贵州、陕西、甘肃。而什邡县内纷纷效仿,城关、蓥西、灵杰等城镇相继办起卷烟厂、店,工人少者几人,多者二三十人。
至此,什邡手工叶卷雪茄形成产业雏形。
《四川省烟草志》
一
中国雪茄产业奠基
恩格斯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被剥夺了工业,从而沦为单纯是庄稼汉的集合体,那是不能和其他民族在文明上并驾齐驱的。”
如果说在冯泗鑫引领下形成了雪茄产业的雏形,王叔言则是中国雪茄的产业的奠基者,开创了中国雪茄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民国七年(1918),什邡县人王叔言成立益川工业社,将当地零散的雪茄生产作坊进行兼并重组,根据各作坊的专长优势,设置不同部门科室,有技术中心一处、生产中心两处(现什邡市小花园街及什邡市南门外)、营销中心一处(现成都科甲巷),实行专业化分工,在条子烟和手枝子烟的基础上,研制出类似青果的全叶卷雪茄,并根据其外形特点起名为“青果牌”,成为一时的流行品。到民国十一年,王叔言又卷制出独特风味的“淡巴菰”雪茄,畅销于世。不满足于简单的作坊式生产,王叔言采用木制卷胚器,提高工效和生产。民国二十五年,王叔言正式将企业命名为益川工业社,职工由原来的十人发展到八十余人。
此时,什邡的雪茄工业已由“雨后春笋般蓬勃式发展”转变为“爆炸式”增长。据民国二十八年什邡税务分所统计,计有水鑫、复源、明记、大华等32家厂、店,生产各牌雪茄达630余万支。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什邡雪茄进一步发展,厂、场、店、庄增至69家,资本在万元以上的达33家,雪茄品牌达89个。
对于王叔言来说,民国二十九年也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固定工人120人,加上学徒工、临时工和什邡救济院的劳力,总人数达千人左右,年生产雪茄9000余箱。这样的企业规模,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世界500强”。
二
“什邡雪茄”名传遐迩
民国三十七年(1948),什邡县政府的《经济概况报告》说:“本县手工业所卷之烟,精美异常,行销陕西、西康、西藏及成都、重庆各省市。”三四十年代,主要名牌雪茄有醇味型的“狮牌”“爱国牌”,本味型的工字牌以及号称“吴、三、桂(即无敌、三星、桂子)”等三个牌号的雪茄。
“狮牌”、“爱国牌”醇味型雪茄,为益川工业社著名产品。醇味型雪茄用料考究,系选取什邡徐家场和两路口、灵杰等地所产质量特优的“窝子毛烟”做外包皮,并采用独特的加料装箱发酵法调制,所加辅料为优质冬青果胶和上好糯米制取的醪糟汁,每道制作环节都十分讲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益川工业社邮寄一大木盒“爱国牌”雪茄参加“莫斯科世界农产品展览会”获得金奖,风靡一时。“工字牌”雪茄亦为益川工业社的名牌产品,外形美观大方,烟味浓香不燥,畅销至今一百余年。
“无敌牌”为荣华烟庄的陈修文卷制。陈修文自幼当卷烟学徒,民国十二年开始自卷自卖。民国十七年,陈修文改用二茬烟做茄芯或包皮,这号烟是挑选出来的青花破烂,色泽不好,但价格便宜,吸味可口,加强了竞争地位,打开了销路。不久,陈修文为了提高质量,全部选购花枯烟,新烟存放一年待发酵后再用,质量较好,“无敌牌”便名声大振。
“三星牌”是永鑫烟庄生产的。创始人饶永鑫,人称饶跛子,什邡人。幼年以帮人卷烟为生。民国二十七年在外西街经营散支零烟。饶跛子缺资金,靠陈修文资助原料,或找烟荆棘代买。饶跛子卷烟十分注意质量,销路好。产品不仅销城关,还远销达县、广安等地。
“桂子牌”是裕泰成商号出品。创始人陈玉昆,什邡人。民国初年在城关外东街开业卷烟。经过十年经营,到1920年销路大开,远销湖南、陕西等地。为了扩大营业,陈玉昆迁徙到外北肉市街宽敞房舍,雇工六七人,日卷烟4000余支。后因西安烟帮在成都开设四新昌烟铺,长期向他订货,裕泰成供不应求。陈玉昆则向本县场镇一些手工卷烟户收购,搞冒牌货赚钱,败坏了声誉,销售下降。三十年代,陈玉昆外迁北街,重振旗鼓,自己动手精工卷制,提高产量,取名“桂子牌”,又逐渐东山再起。
新中国成立后,什邡雪茄产业经过了数次合并与改制。1977年、1980年、1981年,什邡烟厂的“长城”“峨嵋”“怡牌”“四川”“紫罗兰”等雪茄,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
1970年3月16日,应国务院轻工业部的要求,什邡烟厂寄出“长城牌”雪茄二十五支装两盒,十支装、五支装各二十盒,参加同年“大马士革第十七届国际博览会”展出,一举夺得金奖。
时光苒苒,什邡雪茄工业之路已开启下一个百年篇章。文化愈深,发展愈劲,中国雪茄之乡,不断开启着新征程。
益川工业社石碑
参考文献:
《什邡县志》1988年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一支雪茄,一个作坊,是百年工业文明的缩影,也是观赏近代史最好的走马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吴甲山、游福兴等人在中江县城开设雪茄家庭作坊,用什邡所产晾晒烟叶卷成圆条形烟支,现卷现卖,并扎成20或50支圆捆在城厢茶馆、酒肆推销,受到消
17世纪风俗画家Ostade,Andrian van作品17世纪初,吸食烟草就已经在欧洲盛行了起来,荷兰画家当时就特别喜欢画人们抽烟斗的画面。西班牙舰队从新大陆回到欧洲的西班牙人必定会带回三样东西:金子、银子和“黄金叶”。1636年西班牙皇
每个历史瞬间,都有一只雪茄被点燃。雪茄从两个世纪前,就和权力、财富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世界对雪茄需求的增加,殖民者对财富的执着追求,也往往伴随着血与泪的历史。在19和20世纪,作为世界雪茄中心的古巴,为挣脱西班牙持续400年的统治,于18世纪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清末民初,当民族外忧内患,外国列强虎视眈眈,怎样才能唤醒东方巨龙?1918年,益川工业社破茧而出,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雪茄作坊,更是中国雪茄之乡的工业开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无论是人类还是民族,如果没有
什邡什邡师古镇,什邡雪茄种植核心区之一。金秋时节,烟农刘祥洲上一季的雪茄烟叶早已变成了钱,收入超过2万元,开始筹划下一季的种植计划。和众多什邡烟农一样,刘祥洲世代种植雪茄烟叶。用他的话来说,“这块土地独一无二,别的地方想吃这碗饭还不行。”独
2020-06-09 16:005.2万次阅读清乾隆二十年(1755),四川什邡徐家场桐子园(今什邡师古镇师古村)。一位布衣老者,端坐陋室,在裁切方正的宣纸上写下“什邡泥田谷子砂田烟”几字。不想,这短短几个字,对于两百年后什邡何时种植烟草的
有人说,成都平原的人们是最闲适、最会生活的,不是指吃火锅、打麻将这般生活的表面,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智慧,概括起来就是十六个字:“喜为人先,乐容天下,进退自如,浮沉自安。”在川烟百年历程里,也有这样一个汇聚着种种气质的什邡男子,为中国雪茄开
什邡城西二十五里,近徐家场,清嘉庆年间原有寺庙一座,曰宝月寺。主持释海,原为五台山得道高僧,云游四方时过徐家场大泉坑,见此地有甘露泉一口,更有拈花台、翠竹圃、万年石、指月亭等景致。遂作诗咏叹:甘冷香还洁,幽深海信通。涵云聊注玉,玩赏自心空。
狮牌雪茄的诞生,要追溯到王叔言创办的益川工业社。1929年,王叔言创立了一个新的雪茄品牌——狮牌雪茄,这是国内绝无仅有的半叶卷醇味型雪茄。狮牌雪茄一面世,就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其独特的制作方式也令竞争对手们震惊不已。而狮牌雪茄的由来,便是
位卑未敢忘忧国。三十而立的王叔言,忧国伤时,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深感担忧。于内: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倍受摧残,民生凋敝,工业萎缩。官办的四川兵工厂、造币厂破坏殆尽,其他新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几近覆灭。据统计,自1911年到1
“实业救国”的思潮盛行在辛亥革命前后,彼时,中国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深刻意识到,只有通过兴办实业,提升国家国力,方能挽救列强环视之下风雨飘摇的中国。其中,清末状元张謇开办纱厂、承购电气公司;上海荣氏兄弟创办了纺织厂和面粉厂,都是实
康熙二十二年(1683),浙江吏员胡之鸿带领四名随从赴任什邡知县,进入什邡境内大磨山时,他万万没想到,一场猛兽之祸即将开始。黄昏时,主仆一行五人借宿大磨山下高坪村,卸下行李之后,胡之鸿的一名随从开始喂马。突然,放牧在村外的牛都疯狂逃了回来,
中个举人咋就这么难?这是什邡秀才张师古的第四次乡试,依旧榜上无名。一个三十岁的青年,未来在哪里?没有功名怎会有富贵,没有功名怎能成家立业,没有功名怎能娶妻生子。父亲问:“要不要再苦读三年,参加下一次乡试?”张师古望着苍老的父亲,断然摇摇头,
徐志摩:“雪茄”中文名命名者在1923年的秋天。徐志摩与恩师梁启超去到霞飞路的一家私人会所里,还约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一起共进下午茶。泰戈尔是忠实的雪茄客,当时他点燃了一支雪茄后,并将雪茄递给了徐志摩享用。并且问到
蒋丙勇是一名资深的雪茄客。说资深,倒不是他抽雪茄的年代特别的久,而是他对于雪茄的喜爱程度,“雪茄就是男人的第六根手指,它像是人身体中的一部分,表达出属于雪茄客的与众不同的品味。”他开了一家雪茄吧,不仅自己抽雪茄,还将雪茄和雪茄文化传播给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