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02:17:54 | 浏览:1222
原标题:全国特级导游张洋:(引题)
“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主题)
中国旅游报记者 赵垒
5月下旬,2021年全国特级导游考评结果公布后,作为北京唯一的一名获评者、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外语导游张洋更忙了,忙着筹备特级导游工作室,忙着撰写红色旅游景点导游词,忙着准备多个骑行团队。
张洋在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广场讲解 陈广 摄
他说:“一名优秀的外语导游永远都要不断地自我提升和自我创新,努力成为专家型导游和外语翻译人才,从容应对当前跨境旅游市场跨语言、跨国文化交流的新需求。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危机中寻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以跨文化交流为职业目标
2021年全国特级导游考评是时隔24年后重新启动的第三次考评。相比前两次,此次考评在参评人员的选拔条件、知识储备、专业能力等方面要求更高,如要求外语参评者精通跨文化交流、外语翻译等知识。而精通跨文化交流、具备较强的外语翻译水平正是张洋20多年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个人风格。
1997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的他,因为大学期间一次在故宫兼职的经历爱上了导游职业,毕业后,毅然选择加入旅游行业。
1998年,张洋接待了导游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荷兰旅游团,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外语导游所承担的责任。那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学者访问团,一路上,张洋出色的讲解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客人的赞赏。送别客人那天,团里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妇特意把他请到房间表示感谢。老先生还盛情邀请他来年一定要到荷兰看一看。“那位老先生说:‘从你的讲解中我们感受到了你对于祖国的自豪和骄傲,看到了一个历史厚重、快速发展的美丽中国。我想请你去我们的国家看一看,因为我们也为祖国感到自豪和骄傲。’那一刻我明白了,原来导游讲解能够激发外国游客对于民族自豪感的共情。作为外语导游,不单要讲解好、服务好,还要与游客进行更多文化层面的交流,产生互动、形成共鸣。”张洋说。
那么,如何与游客进行文化层面的交流呢?对此,张洋的回答是重新创作导游词。第三次全国特级导游考评期间,张洋提交了原创导游词《北京颐和园的皇家园林特色》。他说:“北京颐和园加上黄山西递民居、茶园以及苏州网师园、甪直水乡等景点,是疫情暴发前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新推的一条线路,园林资源丰富。我在讲解时,注重通过对不同园林布局艺术、造景方法以及整体风格的解析,提升游客对于中国南北方园林的鉴赏能力,学会甄别东西方园林的异同,并最终达到现场游览体验的最佳效果。实践证明,类似这种文化内涵较丰富的个性化导游词的创作,游客反响非常好。”
以不断学习为人生追求
回顾张洋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他从不放过学习的机会,每一次“偶然”都会成为推动他坚持学习的“必然”。而这种坚持也必然会有所收获。
从2015年开始, 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全力塑造专家型导游品牌,希望打破由外方派领队、地接用英语导游的传统团队接待模式,在接待波兰旅游团时,推出了由张洋在中国全境以波兰语讲解的品牌游产品。多年来,张洋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厚重的知识积累,获得了游客“全优”的评价。很多游客在来中国之前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接待过的一位客人是波兰非常有名的摄影家,他把在中国和张洋一起旅游的故事写成游记,得到了波兰旅行社和有关媒体的一致推荐。所以,很多客人一下飞机就能叫出他的名字。
“其实,我的波兰语就是在跟客人的交流过程中学习的,客人评价我的语音表达特别本土化。这可能也是外语导游共同的素质,我们接受一种新语言比较容易。建议年轻的外语导游向专家型导游方向转型。夯实文化基础,进行业务提升、文化提升。同时,也要顺应市场形势推陈出新,在困境中寻找一种突破,制订个人提升计划。在出入境旅游市场仍未恢复的当下,坚持住并且实现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张洋说。
其实,关注年轻导游的发展,帮助年轻导游提升业务水平和知识素养,也是张洋特级导游工作室的近期规划。6月29日,中青旅特级导游工作室和中青旅金牌导游工作室同时成立,两个工作室由一个团队共同运营,张洋是核心人物。
以优质服务为唯一准则
采访中,张洋讲了很多带团中发生的故事。他说,作为一名外语导游,要牢记外事无小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准则不能忘。
2003年的某天,张洋接待的北欧商务团在游览八达岭长城时,一位中年游客突发心脏病,情况十分紧急。张洋在耐心安慰客人的同时,协助团里的一位医生团友给客人采取了必要的急救和保护措施,并在第一时间联络上了当地的卫生站。在随后赶来的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张洋协助他们把客人送上急救车。在征得领队及其随行人员同意后,张洋决定先把客人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力求先控制住其病情,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转送有丰富涉外经验的医院进行手术。当晚,客人转危为安。全团客人对张洋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2001年的秋天,张洋陪同一个瑞典团队。刚下飞机,团队里一位身形消瘦的游客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张洋得知,这是一位癌症晚期病人,她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到中国看一看。在后来的行程中,张洋一直默默关注着客人的一举一动,既给予悉心的照顾,又把握好服务的尺度。一天行程结束安顿好其他客人后,张洋还会应这位客人的要求,陪她看天安门的夜景,在黄浦江边漫步,在外滩欣赏灯火辉煌的上海。行程的最后几天,客人越来越虚弱,几乎取消了所有游览项目。在和领队、地陪商量之后,大家一致决定由张洋陪同她在医院输液。客人输液期间,张洋仍然用生动的语言给她讲述着团队当天游览的景点,以及一些小故事。就这样,客人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中国之旅,回国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事后,外方领队告诉张洋,客人很感谢张洋对她的中国之行给予的陪伴,回国后,她经常拿出在中国旅游的照片回忆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原标题:全国特级导游张洋:(引题)“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主题)中国旅游报记者 赵垒5月下旬,2021年全国特级导游考评结果公布后,作为北京唯一的一名获评者、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外语导游张洋更忙了,忙着筹备特级导游工作室,忙着撰写
为提高导游队伍综合素质,提升惠州旅游行业服务质量,12月26日,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讲好惠州故事”导游大赛决赛在五矿哈施塔特小镇举行。本次大赛邀请到广东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名誉会长江澜,广东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王薇,惠州学院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角逐,11月10日,扬州华侨城·2021年扬州市导游技能大赛进入总决赛,并于当天举行颁奖典礼。此次大赛是扬州近年来规模最大、主办和承办单位联合最多的一次竞赛,涉及景区讲解员、持导游证相关人员
【跟着导游看天下】今年“五一”假期,我和各地游客再一次踏上寻访北京文化味儿、时尚范儿和自然风光之旅。作为一个北京导游,虽然各个景点已去过多次,但每次带团游玩,我仍然感到常去常新。来到北京该怎么玩?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三条游玩北京的经典路线,即“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旅游产业,国内导游群体率先面对冲击,面临长时间的歇业困境和生存压力。按下“暂停键”的旅游业,导游开始自谋出路,当主播、做微商,线上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下,互联网能否为旅游产业带来生机?近日,上游新闻记者实地打探疫情下的旅游业
中国网6月15日讯 为加快建设高标准旅游市场体系,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到2021年底,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行动取得初步成效,行业管理制度改革
俗话说,“景区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出去旅游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导游,其中还有一些美女导游,她们正值青春年华,热情开朗,落落大方,窈窕有型,朋友圈里的照片更是新颖时尚、娇艳欲滴,令人大饱眼福。按理说,如此一位的般般入画的女孩早已名花有主,
来源:海外网李海清为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讲解。 受访者提供王凤杰为孩子们讲解文物知识。 受访者提供“我的导游工作从开始单纯的向导、讲解员,到今天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文明旅游的倡导者,绿色环保的志愿者,游客安全的守护者。”不久前举行的第四届全
当前本土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部分地方旅游业暂时难以正常开展,导游员们也无法正常执业。3月24日,安徽省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黄山区采茶工招聘启事》。启事以黄山市导游员协会的名义表示:在目前旅游业暂
自2016年从事英文导游工作以来,今年是郭志伟进入旅游行业的第六年。2020年的疫情让他的工作发生了重大转变,历经摸索,如今郭志伟已经成为小有名气、主打长城景区的导游主播,其间,他被晒伤过也被冻伤过,犹豫过也彷徨过……2021年11月7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了《2022年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要点》,其中提到,要引导导游树立法治思维,严格履约,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积极劝阻游客参与境外赌博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活动,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此外,要加强美学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日前,一段拍摄于新疆的视频“大爷不想购物给导游20元小费被训”引发关注,其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公布的事件初步调查通报称,经查,涉事导游张某和新疆某国
新京报讯(记者 王真真)消费升级趋势下,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日益成为游客的共同追求,出游过程中的导游服务及目的地服务,在用户旅游体验提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月10日,途牛发布的《2020导游服务年度报告》显示,上海、南京、洛阳、南昌、张家
导游曾经的国家干部,曾经的天使下凡,曾经的风光无限,是什么让导游这一行业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这种绝望的边缘? 很多人一提到导游都会对导游的印象都不会太好,觉得导游就是宰客,拿回扣的!为何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穷
泰国当地向导Andy中新网7月30日电 在手机打车、订餐之后,“网约导游”也火起来。据人民网报道,暑期出游旺季到来,自由行客人明显增多,“网约导游”服务也迎来新的一轮预订期。“网约导游”政策已经实施两年有余, 实施以来获得了一定市场, 在线